0536-2291591
new
center
心理讲堂

关于乱伦的话题

2023-12-4

  也许你不相信,乱伦是一件多么普遍的事情!

  前一段时间,知乎有篇文章被广泛流传。“如何看待母子之间的性爱?”一个48岁的母亲投稿描述了自己和15岁儿子之间的性爱。辩称:和未成年儿子发生性关系只是正常器官的对接。大家对这样的故事有一明一暗的态度:

  明的是:几乎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地驳斥如此“荒谬”的观点。

  暗的是:也许有相当多的人被这样的文章挑起了性兴奋。

  接下来就会有很多心理学的文章,论述“乱伦”这个事情是如何伤害未成年人的。

  如果关于“乱伦”的讨论到此为止的话,那么这些材料其实只是一种色情文学的传播,所有人都知道杀人是不对的,我们无需对基本的“是非”进行辩论,毕竟可以突破底线和孩子上床的,不是父母和孩子关系的主流。如果是主流的话,那倒是有必要讨论:我们该不该乱伦的问题了。

  问题在于,是不是“只有上床或者和器官有接触”才算是乱伦呢?

  我想冒着将“乱伦”概念扩大化的危险,讨论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性剥削。

  性如火焰,太过靠近,会灼伤皮肤;太过疏远,会冻伤身体;只有适度的相处,才能温暖身心。

  其实我整个文章到此就应该结束了,因为这句话就说完了我想表达的。

  但还是要有一个论述的过程。

  我在这里讨论的“性”,不只是“正常器官的对接”这样纯物理层面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概念,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父母和孩子都是清白的。

  我谈论的“性”是包括“身”和“心”两方面,尤其是精神层面的“性”。

  这样的“性”其实包括两方面内容:

  1.欢愉

  2.边界

  做爱这件事最让人销魂的,就是这两件事:生vs死;创造vs毁灭。

  男人把阳具投入女人的阴道,是一种入侵,是一种攻击性的释放,同时这种入侵也意味着女人的阴道承载了入侵,同时也通过被入侵,入侵到男人的身体——男人对女人的攻击是入侵,女人对男人的攻击是吞噬。

  所以女人总是害怕男人强奸自己;而男人总是害怕女人红颜祸水,变成狐狸精毁掉自己的一切。

  但这种彼此的入侵,又带来难以遏制的欢愉。

  因为攻击的释放是一种欢乐,同时1+1>2,创造了独自一人自慰无法创造的更大的快感。

  它融合了对彼此的毁灭,和合作的创造。是对死本能的皈依,和对生本能的释放。

  所谓死本能就是一种万事归零的愿望,比如我们累的时候,就需要死本能,它会强迫我们休息,我们会渴望放松、无压力的世界,这就是死本能的诱惑,性欲让我们兴奋,但不满足让我们烦闷,当释放以后,我们才能获得满足的平静。

  同样,生本能是从零开始的渴望,它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无所不能的幻觉,体会到存在的快乐,体会到可以抵御死亡恐惧的掌控感。我们可以通过工作的业绩,孕育生命的快乐,创作的快乐来感觉到活着的意义。

  但是,注意,这种性爱关系,其实是需要双方都是平等的主体,这个复杂游戏才能玩的“平衡”,而一旦失去了平衡,我们就会进入到冰火两重天的世界。

为什么我说,中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乱伦是一种普遍现象?

如果从“欢愉”和“边界”的角度来说,这是可以成立的。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是这三种,或者在这三种之间徘徊。而距离失当,必然会带来“欢愉”和“边界”被破坏。

1)过于疏远

最可怕的乱伦,莫过于父母对孩子存在的“乱伦”。

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她发现,自己的出生,不过是一个“备胎”,父母想要的是一个男孩,而自己却是一个女孩;

或者正好相反,父母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希望第二个孩子是女孩,但他却“可耻”的是一个“男孩”;

或者父母根本不想生下这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出生只是一个“意外”,或者只是一个要挟对方逼婚的工具,甚至这个孩子根本就是被遗弃的。

这就是对孩子最大的诅咒:“我不想要你存在”:

你是一个累赘。

就是因为你的存在,我的生活才如此糟糕。你要是个男孩子该多好,这样我就可以在家族的人中能抬起头来……

如果一个人的存在的意义都被父母否定了,那么欢愉和边界,就无从谈起。他们不得不一生都要花在论证自己的存在感上面。

就像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主人公松子,他的家庭完全被她妹妹的疾病击垮了,父母终日忧心忡忡,只有她搞怪,父亲才能露出一瞬间的微笑,她从此就为这个微笑而活,乃至在和男友的做爱中,她也要男友不停地回答:你到底爱不爱我。最终,男友无法忍受她这种不断要求确认的焦虑感,离她而去。

父母把强烈的“不存在”的“阳具”戳向孩子,孩子的边界完全被破坏,他们没有空间发展自我,而被这种不存在的恐慌所占据,他们会一生都寻求认可,而失去了发展自我意识的可能,他们无法真正地进入成人世界,只能长期停滞在内在的孩童状态,永远和父母纠缠在一起。

而“无意义感”也会如“有毒的阴道”一样,吞噬掉孩子的价值感,他们会一直被空虚感和无聊感所胁迫,因为他们必须要消化父母世界的那些可怕的情绪,所以他们困惑,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父母的垃圾桶,如果没有他们,我的世界就是一片荒芜。于是他们就会一直在迷失的道路上徘徊。

最终他们成为父母的容器,承载着父母对这个世界的绝望,直到最后破裂。

最后松子死于非命,她在房间外写着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她的生命无法完成生与死的交媾,无法认同死亡,也无法创造意义,只能用悲剧,完成与父母最终的融合。

还是一个孩子,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在她上小学开始忽然疏远她,他可以接受邻居家同龄小女孩的拥抱,每当她想拥抱父亲的时候,父亲却狰狞地推开她。在她上初中的时候,看到父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她情不自禁地抱住了他,但他却猛然甩开她,大喊一声:下贱!

其实是父亲无法面对自己对女儿的性欲,而他欢愉的需要会让他恐惧,难以控制。当他无法将欢愉用于和自己妻子时,他发现,自己对女儿有可怕的欲望。于是他就用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试图让自己找到一丝内心的宁静,但最终的代价却是女儿在精神层面和他纠缠不清。

在器官层面,他们没有乱伦,但在精神层面,他们却污染了正常的父女关系,把它变成了男女关系。

女儿过早进入到“男女”的世界,她无法区分自己对父亲的感情是“父女”之情,还是“男女”之爱,是干净的,还是肮脏的。

长大后,她发现自己不可遏制地对老男人感兴趣,她为此深深感到耻辱,但却又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2)过于亲近

你一定想到了“妈宝男”这样的生物。没错。

比如一个一直生活在贫穷生活中的家庭,父亲因为能力很差,无力养家,母亲不得不承担家庭重担,受尽世态炎凉的委屈,甚至落下一身的疾病。儿子看在眼里就会产生一生难以化解的痛苦——内疚。

因为内疚,他必须要用一生来代谢,而母亲前半生所有的苦都是为了下半生享受儿子的孝敬。一个母亲可以对儿媳妇大声说:你不要想离间我们母子的情谊!我先把你赶出家门!

儿子彻底取代了父亲,成为母亲的丈夫,一生依恋的对象,没有比这个更“乱伦”的事情了,但在中国文化中,却可以堂而皇之地一再发生。

同样,一个母亲可以跟自己的女儿诉说,她父亲和小三做爱的各种细节,用各种侮辱的语言诉说,他们是如何荒淫和下贱。女儿听后,深深为自己产生了性兴奋而耻辱。她一直做一个可怕的梦:她和母亲一起同床共枕,激烈地做爱。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爱男人,还是爱女人,她到底是厌恶性还是喜欢性。她的边界完全被破坏掉了,随之破碎的,是她欢愉的能力。

3)过于混乱

当然还有在两者之间摆荡的人。

比如一个人,他有一个荒淫的父亲,身边总是情人不断,黄赌毒无所不沾;而他母亲又是一个超级男人婆,似乎是一个没有性别的女人,他无法认同一个过度纵欲的人,更无法认同一个过度禁欲的人。

要么他无法进入婚姻,生活在自相矛盾之中,不知道如何面对欲望;要么他会找一个忠贞的妻子,然后找一个淫乱的情人;要么他成为一个绝对隔离的人,像机器人一样生活。

他无法整合两个极端的世界,他痛恨一个不负责的父亲,恐惧过上父亲那种失控的人生,但同时也痛恨一个没有情感的母亲,恐惧过上母亲那样没有人味的生活;同时他又被父亲那种充满了性兴奋的狂欢所吸引,也会被母亲那种很稳定的安稳所吸引。

但是,痛恨和诱惑无法并存,他的一生就挣扎在冰与火的游戏之中。

说到这里,到底什么才是父母和子女的正确关系?

一句话:没有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

有一个母亲,从小就和孩子一起睡觉,当孩子到五年级的时候,她觉得应该和孩子分开了。分开的当晚,她五次三番地进入孩子的房间,试图看看孩子是否很难受,需要她安抚。

孩子最终被吵醒,叹了一口气说:妈妈我想和你睡。

到底是孩子需要妈妈,还是妈妈需要孩子?

这种过度的融合,其实并不是平等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当家的孩子们,就是“精神乱伦”的产物。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空”正常地发展自己的“欲望”。

当父母的性欲被满足以后,他们就不需要从孩子那里获取,他们吃饱了,就不会情不自禁地诱惑孩子,剥削孩子。

当父母的攻击性可以释放以后,他们就不需要从孩子那里满足,他们平静了,就可以用稳定的拒绝孩子,而非过度伤害。

所以,最近有一个关于儿童性教育读本因为“过于直白”引发争议,其实在儿童的世界里,性其实就是很简单的事情,只有成人才会污染“性”,过度“解读”性,需要性教育的,从来都是父母,而非孩子。

当父母得到了足够好的性教育以后,才有基本的常识教会孩子。

但更重要的不是知识和教育,而是父母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彼此满足欲望,也接受自己的欲望,无论是欢愉的欲望,还是攻击的欲望。

问题是:“没有诱惑的深情,没有敌意的坚决”到底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的答案是:没有人可以做到。

因为没有人可以得到如此充分的满足,因为比起乱伦这个词,生死更重要。

你怎么能指望一个在物质上生存都受到威胁的家庭,不会要求孩子牺牲掉自己的成长,通过满足父母维持这个家的延续?

你怎么能指望一个没有能力爱自己的母亲,在遭到丈夫抛弃的时候,不会让儿子替补上来,满足自己的失落?

你怎么能指望从小就缺乏母爱的父母试图让孩子永远做婴儿来修复他们的内在孩子?当孩子长大离开他们了,他们又如何面对过去被抛弃的创伤的再次爆发?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发展足够的边界,和足够的欢愉与攻击,但问题是,当我们的客观环境不允许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做。

是的,我想把所有人都拖下水,没有谁可以做一个旁观者,我们都在被伤害,也伤害着他人。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真实地活着。我们才能为我们的欢愉、攻击和边界寻找更博大的空间。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但我们可以用它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