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没有按照社会的预期发展,或孩子遇到成长中的困难,比如不上学,不考试、网络游戏、自伤,不想活等。从心理上讲,父母看清和接受现状,远比忙着改变更能支持到孩子。
面对孩子遇到的困难,需要父母静下来停下来,才有可能临在今天,有机会与身边的人事物接触,有机会连接自己更多的资源,才有可能看到孩子这个人,看到TA发生了什么,看到TA的需求,父母才能冷静应对发生,以帮助到孩子。
这就是存在Just beeing。
困境中的父母,大多都被早年的生存焦虑和死亡恐惧推着,必须像陀螺一样转动,才得以在那个匮乏的年代活了下来。
在这里先暂停一下,
我要邀请你欣赏当时为了生存所做的决定和付出的努力。
我们接着来看,时代不同了,今非昔比了!
今天可能已经不再需要你像陀螺一样的飞转,因为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接那些焦虑和恐惧,只要你稳而坚定的站在那里,而不是无力的回避或是指责父母的另一方做的不够好。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都会尽其所能的去养育孩子。父母所有的选择,都是在当时的情境下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决定 ,所有的发生都是不完美中的完美。
如果今天的父母还处在早年的生存焦虑和恐惧的体验中,他虽然有大人的外表,但里面还是一个孩子,没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因今天所发生的事情而引起的冲击】。
TA们会自动的按照早年低能量的生存模式去运作,这些模式大多功能不良。虽然TA们仍然很努力,却多是做一些无用功,亦或是适得其反。
这是父母脆弱的地方,需要及时成长起来。
当父母没有力量去面对自己的焦虑和恐惧的时候,大自然的选择是由孩子来替代背负。
而孩子,也有他自己需要面对的困境,再背上父母没有完成的议题,对孩子来讲可以看成是心理剥夺和创伤,会消耗孩子的精力,压的孩子透不过气。
当这个负荷超出了孩子所能承受的范围,面对被剥夺的愤怒和攻击性就会自己蹦出来,这可不是孩子所能控制的,孩子真的遇到了成长中的困难情境。
此时心理力量相对大的孩子,会抱怨他人:比如说学校不好、说老师不好、说同学不接纳;有的也会反叛,比如父母让学他就是不学,父母让他向东他硬是朝西等等。
而心理力量相对小一点的孩子,会指责贬低自己:比如自暴自弃、邋遢、不修边幅、暴饮暴食、体胖臃肿、对父母言听计从、没有主见、伤害自己的身体、自我封闭、抑郁、自杀等等。
以上两种情况,孩子可以寻求一些专业的心理干预。
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有能力自己应对,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智慧,有向好向上的生命力。他们或许会在两种情况之间摇摆,但终能迈过去。
不可否认,父母都会尽所能的爱孩子,但父母的有限和存在状态对孩子来讲影响很大。如果父母用功能不良的方式来爱孩子,虽然很尽力了,仍会降低父母对孩子【爱】的品质。
孩子心理力量的大小与父母的控制程度休戚相关。
越是被控制、不被尊重、被忽视、没有发言权和压抑的孩子,他们的生命力也被压下来了,自我力量就显得越弱。
孩子心理力量的大小也和父母是否临在当下有关。
如果父母常伤春悲秋的活在过去和未来,常抱怨生活抱怨伴侣,不能全然在当下与孩子互动,就不能很及时的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不能及时的看到孩子的需求并加以满足,对孩子来讲也是很大的遗憾。
父母没有活在当下的情况,从孩子的外表上就不难看出来。比如小一点的孩子,指甲是否很长和填满黑泥;头发是否梳的平顺;衣服和脸是否干净;身上是否有异味等等。
如果我们把刚生下来的孩子比喻成一张白纸,那么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中,父母就是在纸上作画的人,孩子今天呈现的样子,也是父母这些年所努力的作品。
不管怎样,当孩子出现一些不如人意的状况时,指责父母其实对父母来讲是不公平的。因为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是从一个孩子慢慢成长来的,他们也有缺陷和不完美。
所以在这里必须增加和强调一件事,就是
【要肯定和认可父母为孩子所做的努力和付出】。
在最后为困境中的父母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一、父母可以先了解看看:
孩子出生的时候,你对孩子有什么期待?
现在,你对孩子又有什么期待?
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渴望是什么?
你是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渴望的?
你对孩子的评价如何?
孩子对TA自己的评价如何?
孩子对TA自己的评价是基于什么来的?
孩子在成长中给家庭所做的贡献有哪些?
孩子有什么特点和能力?
孩子是通过什么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是什么阻碍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孩子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孩子发生了什么?
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
、、、
重要的是看到孩子这个人,而不是紧抓着孩子身上的问题不放,导致忽视了孩子是一个人!
二、父母再选择如何支持孩子渡过难关,如何顺畅的把【爱】传递给孩子。比如:
父母可以多做些什么和减少做些什么?
父母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再继续做什么?
、、、
三、必要时父母也可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总的来说:做父母是一份无证上岗的职业,关于养育的经验一般都来自于自己的父母和早年的成长经历,后天的学习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文仅分享给那些正面临养育困境的父母伙伴,以此共勉,一起成长。